据了解,第一期建成的莱西工厂将主要负责北汽新能源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的焊装、涂装和总装工序的生产活动。
这一政策促使企业降价的导向性非常强,当然,核定每款车每年价格目标的工作量比较大,日本政府委托专门机构进行运作,另外,新补贴政策也包括退坡机制。前面谈到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价格问题,高价格/成本问题反映在整车,实际上是整个产业链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产业技术基础薄弱。
笔者了然现阶段新能源汽车是市场起步期,全球基本都处于这个时期,政府也都在以各种方式给予补贴,但补贴的目的是培育,是翘动市场,不是市场化行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靠补贴是不可持续的。因此,降成本对国内车企而言挑战巨大。在政府各项政策刺激和车企的努力下,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交了一份超出预期的成绩单,全年产销过6万辆已无悬念,全年销量是09-13年累计销量的2倍。以乘用车为例,一款新能源汽车与同级别汽油车价差至少超过10万元,有的高达20多万元,中央+地方直补、免车购税政策可抵补7-10万元,其余差价一部分是消费者承担(因使用成本减少,私家车一般3年左右可收回购车高出成本,出租车一般在一年内可收回),还有一部分是车企担了,换句话说是车企亏本卖车。但是,不加快降成本新能源汽车就没有未来,从企业的角度讲会丧失发展机遇,从国家的角度讲会丧失中国机遇。
为了这一目标,日本政府在2013年调整了补贴政策:2012年前,补贴额度为与同级别汽油车相比差价的一半,2013年开始,实行设定2016年初价格目标(此目标比同级别汽油车高出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并以2012年到2016年价格目标差形成价格降低斜率线,实际价格低于斜率线享受全额补贴,高于斜率线时享受2/3补贴额比亚迪秦也以月销量持续攀升、年销量过万的表现成为全球排名前十的明星车型。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毕竟我们可以有所期待!。
回到国内,这些接近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中,主要集中在乘用车市场,而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是因为公交、特殊用车等商用车层面的集团或政府采购,并不是私人市场的爆发。实际上,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上升,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的快速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还是小了点,新能源汽车的春天也还远未来到。虽然数字都不多,但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突破,这些看似不足为外人道的销量更多的代表着政策的方向。
5.67万辆新能源汽车,虽然面对2000万辆的全年汽车销量微不足道,但要知道,去年同期的销量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明年车市还是未知,但从2014年的前11个月来看,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的亮点。
这个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却也代表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个符号。昨晚,北汽最新纯电动汽车EV200和ES210宣布上市。而比亚迪汽车今年1-10月,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的累计销量超11000辆,而江淮汽车的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有望超过2000辆。2013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为9.7万辆,欧洲为3.3万辆,日本为3.1万辆。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刚刚过万(1.28万辆),2013年增至1.76万辆,2014年有望达到6万辆,超过此前两年的总和。此次近6万辆的数据虽然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一线城市限牌所带来的歪打正着的效果,但也恰恰是私人消费市场兴起的关键。北汽新能源早前曾预计全年订单在7000辆左右。而根据工信部统计,今年前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已达到5.6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倍
5.67万辆新能源汽车,虽然面对2000万辆的全年汽车销量微不足道,但要知道,去年同期的销量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北汽新能源早前曾预计全年订单在7000辆左右。
虽然明年车市还是未知,但从2014年的前11个月来看,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的亮点。2013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为9.7万辆,欧洲为3.3万辆,日本为3.1万辆。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刚刚过万(1.28万辆),2013年增至1.76万辆,2014年有望达到6万辆,超过此前两年的总和。这个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却也代表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个符号。回到国内,这些接近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中,主要集中在乘用车市场,而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是因为公交、特殊用车等商用车层面的集团或政府采购,并不是私人市场的爆发。虽然数字都不多,但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突破,这些看似不足为外人道的销量更多的代表着政策的方向。所以,从销量上来看,中国已经在2014年超过汽车制造强国日本和欧洲,顺利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还是小了点,新能源汽车的春天也还远未来到。
此次近6万辆的数据虽然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一线城市限牌所带来的歪打正着的效果,但也恰恰是私人消费市场兴起的关键。而比亚迪汽车今年1-10月,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的累计销量超11000辆,而江淮汽车的新能源车今年销量有望超过2000辆。
最近,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728辆,这一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倍。实际上,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的上升,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的快速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市场,毕竟我们可以有所期待!。昨晚,北汽最新纯电动汽车EV200和ES210宣布上市。
5倍增长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信心。而根据工信部统计,今年前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已达到5.6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5倍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谈到近期北汽新能源与乐视网的合作时,徐和谊表示,全球汽车行业未来将向三个方向发展:轻量化、智能化和电动化,而北汽与乐视的合作主要围绕智能化,为汽车开发一些智能化功能。真正的双赢应该是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打造高度智能化的汽车产品,进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他说:如果做传统燃油车,想要实现弯道超车,我们这代人肯定看不见,下一代人能不能看得见也难说。对于是否计划通过收购国外新能源车企业来加快发展这一问题,徐和谊表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也是刚刚起步,国外技术不见得比中国强很多,而且市场变化很快。
发布仪式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太远,不发展新能源就没有出路,想靠燃油车追上国外车企已基本不可能。毕竟国外企业技术等各方面的积累丰厚,发展迅速,中国车企差距太远。
对于近期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汽车业的看法,徐和谊认为,汽车行业智能化将成为趋势。对于北汽新能源未来的竞争目标,徐和谊表示,目前国内最大的目标就是比亚迪,而国际上就是一些日本企业,比如日产,还有美国的特斯拉。
现在你看特斯拉很厉害,几年之后有没有它还不一定,徐和谊说。徐和谊透露,目前北汽新能源正与一些国内外机构合作研发一款可以超越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将在明年年底面世,2016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其合作企业中也包含乐视。徐和谊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不发展新能源就没有出路。徐和谊说,汽车业有一定特殊性,互联网产业如果要代替汽车制造企业,这存在一定的难度。
徐和谊称,目前双方合作进展比较顺利,将来双方的合作成果将在北汽的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上均会出现。但传统的汽车企业如果不做技术上的创新,大胆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也没有发展前途。
手机和电视如果不做智能化,早晚会出局,而现在汽车行业不做智能化也会出局。12月16日,北汽新能源在北京发布了旗下两款纯电动汽车EV200与ES210。
但在新能源车上,中国的技术不比国外差,而且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别的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压力没有中国这么紧迫